一是建立岗位信息发布平台。在2016年为贫困村制作“岗位信息发布栏”的基础上,力争“岗位信息发布栏”覆盖全县所有村,梳理一批劳动强度低、就业环境好、工资待遇高的岗位,通过贫困村岗位信息发布栏发布,确保群众随时了解岗位信息。
二是启动“就业脱贫助力行动”系列活动,结合精准扶贫,对县内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,启动县内用工信息大调查,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作用,建立用工信息库,探索用工企业和劳动力沟通机制。
三是完善岗位信息推送平台,建立MAS短信群发、微信等渠道,每周向贫困户、村两委负责人、第一支部书记推送岗位信息,保障贫困户随时随地了解岗位信息,为转移就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四是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。大力开发乡村道路维护、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,对贫困家庭劳动者实行过渡性安置,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,并参照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享受适当的岗位补贴。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力的贫困家庭劳动者积极开展创业培训。将经工商登记注册的贫困家庭网络商户纳入创业扶持范围。